资讯原创 两会文娱观察|短剧成热门话题,假唱、网红热、编剧署名乱象有望“拨正”?
首页资讯影视资讯原创 两会文娱观察|短剧成热门话题,假唱、网红热、编剧署名乱象有望“拨正”?

原创 两会文娱观察|短剧成热门话题,假唱、网红热、编剧署名乱象有望“拨正”?

原标题:两会文娱观察|短剧成热门话题,假唱、网红热、编剧署名乱象有望“拨正”?

搜狐娱乐专稿(胡图图/文)2024全国两会于昨日(3月11日)落幕。

回看这届两会文娱委员们的提案,爆火的短剧、明星演唱会“假唱”、直播行业的“网红梦”、编剧署名权等行业现象,全都得到热议。

如果说,短剧的兴起,已经对传统影视行业带来一定冲击;那么,对假唱、网红违规、编剧署名等现象的高度关注,则有望让其背后行业得到进一步管控。

2024,文娱行业或许会迎来哪些变局?两会提案提前释放了“信号”。

短剧“狙击”长视频:火,但也需要引导!

如今的短剧,究竟有多火了?数据或许可以一探究竟。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 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已达373.9亿,预计2027年将会突破1000亿。要知道去年全年中国电影市场的总票房也就刚突破500亿。

“短剧”的发展势不可挡。这个昔日还只能被看成为“上不了”台面的产物,怎么突然间就成明星也追的“香饽饽”?快节奏、碎片化的播出形式,是其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深喑短视频用户、观众追剧心理,是其在创作层面的优势。

比如今年春节档播出的“爆款短剧”《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男女主高颜值、反套路、每集n个爽点的设定,让观众连连上头。这是过往不少长剧集都难以企及的创作模式。

编剧赵冬苓在两会上对当前的短剧发展作出肯定。她表示短剧之所以能够获胜关键在于创作者敏锐地把握了情绪点和爽点。“短剧的出现甚至会对传统影视剧造成冲击。长剧集编剧应正面应对挑战,争取将剧本写得更好。”赵冬苓分享。

“明星代表”张凯丽也提及此点。她认为短剧和长剧,应该“各美其美”。“短剧对于电视剧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推动。为此,电视剧必须自强、做大做好,两者共同发展。”

精品化趋势已然出现,但更多还是充斥着大量“问题”的作品。

张颐武指出,短剧目前在发展中就有着创作同质化、制作粗燥、价值观局限的问题。另外,今年春节随着多部短剧走红后,盗版、抄袭现象也跟着登上了热搜,从业者们面临“维权难”问题。而于长剧、电影、动漫等行业相比,短剧行业快速逐利现象严重,也缺少正面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

张凯丽从平台规范、创作方向、评奖机制等方面“献计”。

她表示,短剧的创作首先应该加强规范管理和平台审核,提升MCN等制作机构的业务能力,清理导向不良的短剧内容;其次可建立影视微短剧内容创作公益平台,加强现实题材网络微短剧的创作;最后,她提出可适时引入评奖机制并设立相关评判标准,从创意、剧本、表演、摄影等方面设置细分奖项。

“短剧是‘快餐式的’,虽然会成为潮流,但它的生命力有待考证。艺术品需要‘品’,而‘品’是需要时间的。”目前短剧的发展正处于加强正规化、健康化的初始阶段,未来这个赛道究竟会发展成什么模样?谁也不知。

演出、直播、编剧署名……行业亟需“拨乱反正”?

短剧热风之外,对文娱行业提出更为严苛要求的,还有演出市场、直播行业和编剧行业。

它们正亟需“拨乱反正”。

去年,演出市场重新复苏,且热闹不断。从周杰伦、林俊杰、刘若英、五月天,到薛之谦、杨丞琳、梁静茹……观众叫得上叫不上名字的歌手,几乎都召开了个人演唱会。

然而,风波一个接着一个。像周杰伦演唱会预售被嘲吃相难看、陈奕迅演唱会怼“讲国语”粉丝、林俊杰“4000万学的舞”被吐槽还只是小事,五月天疑似“假唱”掀起的热议风波,让整个演出行业口碑跌至谷底。

演出市场在去年彻底成为了不少观众眼中的“笑柄”。两会上,针对最为严重的“假唱”事件,有代表发言,“商演真唱是对舞台的敬畏、对观众的尊重,表演者的真实真情最为可贵。”

这位代表认为,文旅产业快速发展之时,行风建设更要加强,相关规范更要健全,音乐工作者更应加强自身修养。”

事实上,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有委员就已提出聘请社会义务监督员组建营业性演出监管队伍,加强事前、事中监管,完善监管标准,提升演出质量的意见

他表示,现有立法虽然对‘假唱’明令禁止,并明确规定处罚标准,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演出形式的丰富,随着‘电子变声’、‘多人伴唱’、‘嘉宾助唱’、与观众‘现场合唱’等现象频出,‘假唱’的标准亟需细化、健全,否则执法者将面临无法可依的情况。

有了这些关注与意见,2024年的演出市场或许能够扭转风评。

短视频、直播行业,也同样不缺话题。偷税漏税、制假售假、虚假宣传、人设造假,甚至危害动物等一系列违法、不文明行为,频频引发大众关注。

针对此现象,人大代表耿福能表示,建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建立长效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对网络直播电商的监管和规范性引导,加大对“网红”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建议成立“网红”行业协会或直播电商协会,加强管理,确保“网红”发布的内容真实、合法、合规。

靳东则就过往的“假靳东”事件提案。他表示,希望可以对数字平台立法,进一步细化针对大型网络平台的立法。“短视频或者网络平台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这是我过去几年一直在想的问题。”靳东坦言,希望良好的互联网环境可以对下一代年轻人尤其是未成年人有一个更好的保护。

“这个行业(直播、短视频)应该帮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无论是做网红还是做直播带货,只有踏踏实实做事,大众才能接受,才能持久。”冯远征坦言。

直播行业乱象被拨正外,编剧的署名权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在今年两会上进一步得到关注。蒋胜男表示,应该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同时建议主管部门加强对影视制作机构、播出平台等的引导和监督,在影视作品发布前对署名问题进行审核,在署名方式和署名排序上做到尊重并保护编剧署名权,加大对侵权的惩处力度。

编剧赵冬苓则从创作端对“编剧”提出更高要求。

“早期的时候,影视剧主要是提供一个好的故事即可。后来发现,观众看剧其实非常仔细。剧里边的任何一个细节失真,都会被观众挑出来。这其实是给创作者的提醒,从编剧开始,到导演、演员对细节都要非常认真地把控。当然,再仔细最后还会被挑出毛病来。观众还会去进行二次创作,包括我自己的作品,也曾经被人二次创作。”

赵冬苓说,自己对此并不持反感态度。在她看来,这是作品具有影响力的体现,也对创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当编剧署名权走入“立法”,编剧开始“显微镜式”追剧,影视行业整个生态链或许才会“活起来”。这也提前给接下来的文艺作品敲醒警钟:尊重创作者、尊重大众审美,影视行业才能循序渐进。

2024两会提案已正式落下帷幕。今年两会上有关文娱行业向的提案,依旧精彩十足。从短剧热,谈至演出行业、直播行业、编剧行业,甚至是文旅联动、AI等新兴科技走入影视圈等,文娱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大众关注。

2024,这个行业将会上交一份怎样的成绩单?且走且看。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王宝强新片曝光 继《八角笼中》后再度自导自演
下一篇
原创 终于!杨和苏宣布成为《中国新说唱》导师!

评论

共 0 条评论